村东那条小河
2024-80期-第04版 点击:34次

◇丁一
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初冬村子的宁谧被兰老大的脚步声打破。他拿起渔网和水桶,直奔村东那条河沟。
兰老大已近六十岁,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,头发也已花白。半月前,他在这条河沟里捕到了一些小鲫鱼、泥鳅和小虾。他用清水清洗、把内脏清理掉,过油一炸,金黄喷香,冷却下来后,捏一条放进嘴里嚼,嘎吱嘎吱地脆响,那股鲜香之感至今仍在唇齿间萦绕,让他和小孙子都意犹未尽。这不,小孙子又缠着爷爷要吃小鱼,即便天气有些冷,兰老大还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捕鱼之路。
村子东边的这条小河,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,蜿蜒流淌在这片土地上。兰老大自幼便与发小在这河沟里扎猛子、戏水、逮鱼捉虾。那时的日子,简单而快乐,充满了无尽的童趣。他不知道这条小河发源于何处,但他清楚地知道,这些哗哗流淌的河水,弯弯曲曲地融进了淮河,汇入了长江,最终奔向了大海。它就像是一条连接着村庄与外面世界的纽带,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回忆。
人们早早地在河沟的最窄处架起了一座桥。这座小桥,不仅方便了东西村庄村民的来往,更是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。最近,小桥又得到了加固和拓宽,拉货的卡车也能在上面平稳驶过。河水流过小桥,便汇成了一个水坑,水面变得宽阔起来,而这个水坑,正是兰老大此次捕鱼的地点。
这个水坑面积约有十来亩地大小,边浅里深,最深处可达五六米。兰老大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夏天在里面玩水的欢乐场景。那时候,他和小伙伴们在水中尽情嬉戏,狗刨、扎猛子、水上漂、踩水,各种花样层出不穷。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,是如今整天低头看手机刷视频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。那时的水质清澈见底,用手捧起就能喝。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儿,混子、红鱼、小鲫鱼、老鳊等随处可见;坑沿水草丛中、淤泥里则藏着虾、黄鳝、泥鳅、老鳖等。有一年收麦时节,他用杨树枝条做渔竿,竟然钓上来一条五斤重的混子。那个兴奋劲儿,至今难忘。母亲当晚用棉籽油把鱼炸出来,金黄酥脆的鱼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父亲就着鱼块喝了半斤酒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,然后又去地里看麦了。
在那个时候,这个水坑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,也是大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人们站在坑边可以悠闲地钓鱼,妇女们则在这儿洗衣服。她们一边用力搓洗着衣服,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着,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。那清脆的笑声仿佛能穿透时光,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朴与美好。水性好的人会大胆地往水坑深处游去,展示着自己的游泳技巧。坑西边的那棵老榆树,兰老大不知爬了多少次。捋榆钱、捉知了,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如今,树身皲裂粗壮,枝杈高大蓬松,俨然成了这一片最大的树,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村庄的变迁。
然而,不知从何时起,小河被污染了。河面变得脏污不堪,河水发出阵阵臭味。村民们打除草剂后丢弃的农药袋、包装盒随处可见。垃圾遍地,小河断流,坑里一潭死水,鱼虾绝迹。好多年坑塘也没人管理,村民们路过这里都要掩住鼻子。那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水,那欢快游动的鱼儿,那充满生机的水草丛,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兰老大看着这一切,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。他不明白,为什么曾经那么美丽的小河会变成这样。
情况很快有了变化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,县城里的干部下乡住到村里不走,带着责任和关怀,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。他们挨家挨户慰问贫困户,送来温暖和希望;到大街上扫地,以身作则,带动村民们共同维护村庄的整洁。创文接着创卫,创业接着扶贫,一系列的举措让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渐渐地,村里的路面、胡同干净起来,晚上路灯亮起来,家家户户门口都放有垃圾箱子,还要分类投放垃圾。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提高,大家开始珍惜这片土地,爱护自己的家园。
某一日,突然来了很多穿红马甲的志愿者。他们如同一群美丽的天使,将河沟里的垃圾清理得一干二净。他们不怕脏、不怕累,用自己的双手为小河恢复往日的美丽而努力。又一天,河边来了几台挖掘机,将垃圾深埋,将狭窄处拓宽,河沿整饬平整。兰老大惊喜地发现,小河上游、下游的村子都在整治。很快,小河里又有了清清的河水。那清澈的河水,如同流动的水晶,缓缓地流淌着,带来了生机和希望。慢慢地,河里又泛起了鱼游动的波纹,不知名的水鸟也来此筑巢。小河渐渐地恢复到了他记忆中以前的模样。
清澈的河水中间有野鸭游动,拖起扇形的涟漪。兰老大来到塘边,在他经常钓鱼的地方坐了下来。他静静地看着水面,感受着微风的吹拂,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。他把鱼钩甩向水里,不紧不慢,相信桶里很快就会有满满的收获。
此时,河边渐渐热闹起来。几个孩子欢快地跑过来,他们在河边嬉戏玩耍。有的孩子捡起小石子,往河里扔去,看着溅起的水花,开心地笑着。不远处,几位老人坐在小板凳上,悠闲地晒着太阳。他们看着孩子们的玩耍,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,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在河边的美好时光。一位老人缓缓说道:“这条河啊,又活过来了。以前咱在这儿洗衣、钓鱼,多好的日子哟。”另一位老人点头应和道:“是啊,现在又能看到这清清的河水,心里真是个味。”
村里的妇女们也来到了河边。她们端着盆,拿着搓衣板,开始洗衣服。清脆的捣衣声响起,和流水混响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。她们一边洗衣服,一边交流着家长里短,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
河边的田地里,农民们辛勤地劳作着。他们时不时地望向小河,眼中充满了欣慰。这条小河曾经滋润着他们的土地,如今又恢复了生机,给他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。他们知道,只要水不污染,这片土地就会一直肥沃,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。
兰老大看着这热闹的场景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鱼塘的东面就是他的田地,当初分地的时候靠着坑塘他还不满意,连找村主任好几回。村主任说那都是抓阄抓的,命中注定的,他也没法。正好连坑带小河边余出来亩把地,都归他了,凑合着种吧。
十年河东,十年河西。兰老大合计着自己年龄也大了,把这整个坑塘承包下来养鱼,把边上的废地平整一下,建几个蒙古包,钓鱼爱好者周末到此,钓上来就可以自己做着吃。他想象着未来的日子,充满了期待。
不远处村头的墙面上那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让他有了更深的感悟。他想起了村支书经常说的一句话:“只要水不污染,对大家都有好处,流到大江大河里也是干干净净的!”他明白了,这条小河不仅仅是一条河,它更是村庄的财富,是大家共同的责任。只有大家一起努力,才能让这条小河永远流淌着清澈的河水,才能让村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在这个小村庄里,村东的那条小河见证了岁月的变迁,见证了人们的努力和奋斗。兰老大相信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这条小河会越来越美丽,村庄也会越来越繁荣。